全球互聯網助力三大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隨著未來能源電力發展由“資源依賴型”轉向“技術依賴型”技術創新成為各國發明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奪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抓手。全球能源互聯網是對現有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重大突破,必將成為推動全球能源電力技術創新的強大引擎和不竭動力。
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實質是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這三大特征與當今世界技術創新前沿是高度吻合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由跨洲、跨國骨干網架和各國各電壓等級構成,連接“一極一道”大型新能源基地,適應各種集中式、分布式電源,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當前,美日歐等發達國家陸續出臺了體現國家意志的新的能源發展戰略,為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能源電力技術創新進行戰略布局,大電網技術、智能電網技術、新能源技術已經成為各國科技創新安排的重點內容。
近來,美國發布《四年技術評估》演講,公布了未來在能源電力技術領域的六大戰略優先方向,包括電網現代化、清潔高效的發電技術、提高建筑物和工業能效技術、制造業技術創新、清潔替代燃料、綠色交通系統;歐盟在可再生替代能源、核能利用、綠色智能交通系統、能效提升等領域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安排;日本高度關注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核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氫能、智能電網、能效提升等領域技術創新。
構建并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必將帶動特高壓、智能電網和新能源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一、推動輸電技術邁向更高層次發展
隨著未來洲際互聯大電網加快建設,將推動特高壓輸電技術向更大容量、更高電壓等級方向發展,輸電距離超越3000公里、輸送容量超越1000萬千瓦,具備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其次,海上、極地地區大型新能源基地開發對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將進一步提高柔性直流輸電的電壓等級和輸電容量,電壓等級有望達到±500kV~±800kV容量增大到300~500萬千瓦,支撐海上風電、大型極地新能源基地的并網和送動身揮重要作用。
同時,將對大電網平安運行控制技術提出更高需要,進一步提升大規模交直流電網仿真建模、平安控制維護技術及自動化技術水平,保證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條件下的電網平安穩定運行和全球電力可靠供應。
二、推動新能源發電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能源基地是全球能源互聯網重要的能源來源,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新能源技術創新發展非常迫切。目前,4-6MW風機已經大規模商業化運作,8MW級的風電機組樣機進入裝置測試階段,歐美整機設計公司均進入到10MW級整機設計階段,并開始探索研究20MW機型方案,未來風機將朝向大容量高參數技術方向發展;目前,晶硅、薄膜電池最高發電效率能夠達到25%20.8%預計2030年將有望進一步提高至30%25%同時,鈣鈦礦型、疊層等三代太陽能電池創新技術,將在提高效率、降低本錢、規模化發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新能源發電將向可觀、可測、可控的技術方向發展,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廠的整體發電技術性能達到慣例電源能力,真正成為電力系統友好型的主力電源。
三、推動智能電網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互聯網技術將打通電力系統與信息通信、先進資料等領域的交叉融合,全面提升電網智能化、互動化水平,豐富擴展智能電網發展空間。未來基于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等互聯網信息技術將與電力系統各個領域實現深度融合和應用,推動未來電力系統由單一生產供電體系逐步向綜合能源服務平臺轉型,以用戶為中心、以體驗為導向、能源流與信息流雙向流動的新架構將有可能建立,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能源流、信息流的雙向互動。同時,未來配電網將具有可靠而靈活的分層、分區拓撲結構,網架結構堅強,配電自動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支持大量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即插即用”大幅提高分布式電源開發利用水平。
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帶動新興產業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能源電力發展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保證。依托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新能源發電技術和大容量輸電技術創新,能夠大規模、高效率開發利用各類新能源,并通過大電網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保證全球能源電力清潔、可持續供應,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同時,全球能源互聯網與物聯網、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將帶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動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對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顯著拉動作用。